欢迎来到成都名仕硕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专注会计培训 | 会计实操培训
13688154390  微信:kjszpx

什么是直线法摊销

来源:成都会计培训 时间:2025-07-13 浏览:3



问题一:什么是无形资产直线摊销法就是和固定资产的直线法类似。

年摊销金额=(无形资产胆面原值-残值)/摊销年限

问题二:用直线法摊销无形资产怎么计算年摊销金额=(无形资产账面原值-残值)/摊销年限。

问题三:会计中每种摊销方法如何计算(直线法,平均年限法等等。)、年限平均法概述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在各使用年限中,固定资产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的价值均是相等的,折旧的累计额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这种方法具有易懂和易操作的优点,但它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局限性。它忽略了“何时受益,何时付费”的配比原则。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 12

年限平均法不足:

首先,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操作效能高,使用资产所获得收入比较高。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前期应提的折旧额应该相应的比较多。

其次,固定资产使用的总费用包括折旧费和修理费两部分。通常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的修理费会逐渐增加。而平均年限法的折旧费用在各期是不变的。这造成了总费用逐渐增加,不符合配比的原则。

再次,平均年限法未考虑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和强度,忽视了固定资产使用磨损程度的差异及工作效能的差异。

最后,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到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的影响。

年限平均法优点:

平均年限法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掌握,简化了会计核算。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年限平均法适用范围:

在实际工作中,又有哪些固定资产使用平均年限法比较合适呢?根据影响折旧方法的合理性因素。当一项固定资产在各期使用情况大致相同,其负荷程度也相同时。修理和维护费用在资产的使用期内没有显著的变化。资产的收入在整个年限内差不多时。满足或部分满足这些条件时,选择平均年限法比较的合理。在实际工作中,平均年限法适用于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又称变动费用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它的理论依据在于资产价值的降低是资产使用状况的函数。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或设备的使用状况来计提折旧。假定固定资产成本代表了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单位(可以是行驶里程数,工作小时数或产量数),然后按服务单位分配成本。这种方法弥补了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特点。

计算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工作量法的缺点:

首先,同平均年限法一样,未能考虑到修理费用递增以及操作效能或收入递减等因素。

再次,资产所能提供的服务数量也难于准确的估计。

最后,工作量法忽视了无形损耗对资产的影响。

工作量法的优点:

当然,由于工作量法自身的特点,在有些情况下使用工作量法反而比较合理。当有形损耗比无形损耗更重要量。或在各个期间资产使用不均衡的。不经常使用,因此其使用程度与产品的生产工作量有关。在这些条件下,可以选择工作量法。

适用范围:

实际工作中,在运输企业和其他的专业车队和客货汽车。某些价值大而又不经常使用或季节性使用的大型机器设备中,可以用工作量法来计提折旧。

3、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

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类型:在具体实务中,加速折旧方法又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两种。

加速折旧方法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

首先,……>>

问题四:直线法摊销直线折旧法是一种使用最广泛也是最保守的折旧方法。这种折旧法在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里每年提取等量的折旧费。折旧年限积数法和余额递减法属于加速折旧的方法。加速折旧法在资产有效使用年限初期提的折旧费较多,以后逐年减少。具有加速资产折旧,推迟初期税款缴纳的作者应缴纳的总税额相同,但缴纳的时间先后不同,成本加速补偿法的主要特点是,它放弃了有效使用期限原始划分,人为地把各种资产进行分类,并规定各类资产的成本补偿期限。这种期限通常比资产的实际有效使用期限短。它可以折旧全部资产价值,不再计算残值(Salvage Value),它规定了种类资产不同年份的折旧率。其具体计算公式是:

(1)直线折旧法,每年折旧费的计算公式:

每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2)按折旧年限积数法,每年折旧费的唬算公式是:

本年起算所剩的使用年限数

每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x未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总和

问题五:直线摊销法要从入账的月份开始摊销吗长期待摊费用是从购入并开始使用的当月起摊销。

所以,从2009年1月份开始,到12月份,应该摊销一年,到亥009年底其账面价值的计算公式就是:2700+120-(2700+120)/5=2256元。

你之所以做错了,是因为把开始摊销的时间记混了,固定资产折旧的时间是从记账的次月起。

问题六: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如题下。 1800008=22500元

22500*6=135000元

2015年年末=18龚000-135000=45000元

而2015年年末可收回金额25000元,则按25000元计算,2006年的摊销额=250002=12500元

问题七:直线法计提摊销公式直线折旧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可用公式表述如下:年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月折旧额=年固定资产折旧额÷12

问题八:直线法折旧怎么计提折旧??直线折旧法又称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额能均匀地分摊到预计使用年限的各个会计期间。计算公式如下:⑴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⑵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⑶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⑷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⑸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问题九:什么叫无形资产直线摊销法?就是按照一段时间平均分,比如购买无形资产花费了1000万,分10年摊销,则按照直线摊销法,每年摊销额为=100010=100万,每月的摊销额=10012

问题十: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中,什么是直线法,什么是生产总量法?直线法,即平均年限法,它假定折旧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关系,认为服务潜力降低的决定因素是随时间推移所造成的陈旧和破坏,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损。因而假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各个会计期间所使用的服务总成本是相同的,而不管其实际使用程度如何。

生产总量法即工作量法,是指按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一般是按固定资产所能工作的时数平均计算折旧额。实质上,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补充和延伸。通俗地说“年折旧率”为固定值的。

适用性

适用于那些在使用期间负担程度差异很大,提供的经济效益很不均衡的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中,一般不会按照生产总量法摊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