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金额是按收付实现制确定的,反映当期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实际收到的现金,包括收回以前各期的应收账款,当期销售已收回的现金,以及预收的货款三部分。而当期营业收入是按权责发生制确认。因此两者金额不相同,有可能大于,也有可能小于。
假如企业销售商品回笼的都是现金,没有赊账,那么现金流量表的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销项税。但是,现实情况却是非常复杂的,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其真实的销售收入公式如下:
现金流量表的“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的“营业收入”*(1+增值税税率)+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期初-期末)+资产负债表的“预收账款”(期末-期初)。
扩展资料
对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现金流量表分析
1、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进商品、接受劳务付出”的现金进行比较。在企业经营正常、购销平衡的情况下,二者比较是有意义的。比率大,说明企业的销售利润大,销售回款良好,创现能力强。
2、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总额比较,可大致说明企业产品销售现款占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的比重有多大。比重大,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突出,营销状况良好。
3、将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上期比较,增长率越高,说明企业成长性越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金流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