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肯定是对的。我学的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用的国际教材,里面明确写了“total opportunity cost=implicit cost+explicit cost”.还有一个例题是一个人想开店,开店一年的租金和进货成本是x,此外,如果开店,此人要放弃每年的工作收入y,则机会成本是x+y.
担心和国内教材冲突我也去翻了国内教材高鸿业编写的经济学原理,里面也讲了机会成本等于现成本加隐成本。
在高鸿业的微观第四版156页上,有这样的几段话: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企业的生产成本应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理解。”
“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
也就是说,我们要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显成本(厂商买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和隐成本(厂商自己有的且用于生产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按机会成本来理解,就是厂商买的要素的机会成本和厂商自有的要素的机会成本,两部分机会成本加在一起就是生产这种商品的生产成本,也就是生产这种商品的机会成本(这个机会成本包括两部分,一个是你买的,一个是你自有的)。以上大学为例,虽然我觉得用显成本和隐成本来划分不是很合适(个人观点),但是如果一定要划分的话,显成本可以理解为上大学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等支出(这是你买的,钱方面的支出),而隐成本可以理解为不上大学、去工作可以获得的收入(这是你自有的,体力、脑力方面的支出)。两个加在一起才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包括钱,包括人。这个例子我是在人大的经济论坛上看到的,具体的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写的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