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成都名仕硕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专注会计培训 | 会计实操培训
13688154390  微信:kjszpx

求会计达人,做中级财务会计案例分析题啦~

来源:成都会计培训 时间:2025-07-26 浏览:2

本人来小试牛刀:

案例一:

1、上面涉及的两类业务,张玉的处理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

2、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答:

一方面:发现现金短缺或溢余,应该在未确认问题前,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账户核算。如果确认后,应根据相关条件转入“管理费用(短缺)”、“营业外收入(溢余)”等其他科目。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用自己的钱去填补短缺或私自坐收溢余都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

另一方面: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对账单如果发生不附,应该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测试。而不应该直接在日记账上进行添加或删减,这样违反了准则规定、会计基础等法律法规。

案例二:

题干(一)

1、上述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不正确。所谓一是一二是二,收到还款是一会事,向别人借款又是一会事,两件事不能混为一谈。

2、如果不正确,错在哪里?应如何调整?

调整分录:

借:应收账款--甲企业 200000

贷:应收账款--乙企业 200000

正确分录:

借:银行存款 200000

贷:应收账款--甲企业 200000

借:应收账款--乙企业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3、上述会计处理会带来什么后果?

如果混合记账,不仅违背准则和制度的规定,同时也容易造成记账混乱,不能体现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如果两者发生时间正好在资产负债表日左右,容易产生记账不及时的情况。

题干(二)

1、上述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不正确。信用政策(现金折扣或销售折扣)表示的是在应收权利实现的基础上,在后期收回款时,按相应折扣进行折扣。而不是在销售发生时进行折扣(这种折扣叫商业折扣或折扣销售)。所以科目金额有问题。

2、如果不正确,错在哪里?应如何调整?

调整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19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33200

贷:应收账款 2293200

正确分录:

借:应收账款 234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0

待还款时根据期限进行相应折扣,比如10天内还款:

借:银行存款 2293200

财务费用 46800

贷:应收帐款 2340000

3、上述会计处理会带来什么后果?

如果按题干计算,不仅违背会计准则,同时容易造成资金核算混乱,特别是增值税后续计量必定出现问题。

题干(三)

1、上述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不正确。因为题干核算忽略了2002年发生的坏账损失和已计提坏账准备的余额问题。同时,根据准则规定,坏账准备应当采用“资产减值损失”进行核算。

2、如果不正确,错在哪里?应如何调整?

调整分录:

借:坏账准备 150000

贷:管理费用--坏账损失 150000

正确计算:

2001年年末 200万*5%=10万

2002年年末 300万*5%=15万

2002年发生 4万,因此到2002年底时,坏账准备余额是6万,而须计提15万,差额是9万,因此2002年年末计提坏账准备的正确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90000

贷:坏账准备 90000

3、上述会计处理会带来什么后果?

如果按题干方法进行核算,就会造成重复计提的问题。

案例三

1、该公司的账务处理恰当否?

南都公司对A、B两公司的票据处理都不恰当。

2、如不恰当,该怎样调整?

首先,存有A公司的票据,到期后,应该及时根据收款情况进行结转至应收账款,同时对于已到期带息票据应该在到期时一并转入应收帐款,而年度终了时且票据又已经到期,不必再进行计算。

其次,存有B公司的票据,由于未到期,根据准则规定,应该在期末时计提利息。

正确处理如下:

7月20日出票时

借:应收票据 5000000

贷:相关科目 5000000(共计)

12月31日,计提5个月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 62500(500万*5个月*3%/12个月)

贷:财务费用 62500

编写仓促,敬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