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福利包括货币性福利和非货币性福利,非货币性福利是职工福利的一部分。
区别:
1、性质不同:职工福利是企业在工资、社会保险之外,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
2、税费不同:非货币性福利是企业以其生产的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量应计入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为销售商品收入。职工福利是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
3、成本额不同:非货币性福利是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先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归集当期应计入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用的非货币性福利金额,以确定完整准确的企业人工成本金额。职工福利不是。
拓展资料:
一、职工福利:
是指企业为职工举办的集体福利以及建立的某些补助和补贴。其目的在于保证职工身体健康,便利职工生产和生活,解决职工生活的特殊困难。
职工福利不同于工资和奖金。职工享受集体福利待遇的高低,并不取决于职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而是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与生活困难程度,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的经营成果。
二、广义福利与狭义福利:
广义的福利泛指在支付工资、奖金之外的所有待遇,包括社会保险在内。狭义的福利是指企业根据劳动者的劳动在工资、奖金,以及社会保险之外的其他待遇。
三、非货币性福利:
属于职工福利的一种方式。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
以发放自有产品给职工为例,应当将产品销售价格与销项税之和作为应付职工薪酬,计入相应的成本或者费用科目。
会计上处理视同销售,税法上也做视同销售,需要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同时结转成本。跟销售的处理一样的,而资产无偿给职工使用,应当将使用资产的成本(如租金、折旧等)计提为应付职工薪酬,实际发生时,直接冲销应付职工薪酬。
四、应付职工薪酬核算注意事项:
1、企业在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应当注意是否国家有相关的计提标准而加以区别处理。一般而言,企业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人)交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赞、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应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应向工会部门交纳的工会经费等,
2、国家(或企业年金计划)统一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而职工福利费等职工薪酬。
3、国家(或企业年金计划)没有明确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
4、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干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