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成都名仕硕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专注会计培训 | 会计实操培训
17381937197  微信:kjszpx

软弱夹层名词解释

来源:成都会计培训 时间:2025-11-05 浏览:1

软弱夹层名词解释岩层中厚度相对较薄、力学强度较低的软弱层或带。

软弱夹层中的泥化部分又称泥化夹层。软弱夹层由于其抗剪强度低,常构成影响坝基、边坡、地下洞室稳定及许多地质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软弱夹层的勘察研究是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中国,随着大量的工程实践,对软弱夹层的研究,从理论到方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软弱夹层通常分为原生夹层、构造夹层和次生夹层等3类。原生夹层又分为沉积型、喷发沉积型、浅变质软弱矿物富集型;构造夹层多为层间挤压错动形成的层间剪切带(shear zone),是最主要的软弱夹层类型。

次生夹层分为风化型、充填型。软弱夹层大多是各种地质作用的综合产物,成层分布的、性质相对软弱的地层,经构造作用而破碎,在水的作用下进一步风化和软化而形成。

软弱夹层成因

以积石峡坝址为例,积石峡坝址白垩系下新统红色岩层属陆相碎屑岩建造湖盆边缘沉积相,碎屑颗粒偏粗,但也有细粒夹层,粗细相间。成岩后岩性岩相变化较大,随沉积韵律的变化,层间细粒成为泥铁质粉砂岩和含黏土质粉砂岩薄层。这些薄层黏粒含量高,质地软弱,具膨胀和崩解特性,它们与上、下层分布的砂岩、砾岩组成了软硬相间的层状岩体。

在构造变动中,夹层因其抗剪强度较低,是层间剪切的主要部位。层间的碾磨错动,为后期的地下水和风化等外营力的长期作用提供了条件。

母岩中的黏土矿物、黏粒在地下水作用下,富集在经剪切扩容的夹层中形成了层间泥质物,连同挤压破碎的岩屑一起构成了积石峡坝区白垩系地层中的软弱夹层。其基本特点是破碎程度较高,普遍具有一定的黏土颗粒和一定的天然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