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主营业务税金包括什么 2006年新的会计准则中,已将“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更改为“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企业应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税费的发生和结转情况。
营业税金及附加的会计处理
一、“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但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在“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
二、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税费,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科目。即:发生上述税金计提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
“应交税费”科目应当按照上述税费设置二级科目
三、期末,应将“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即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税金及附加
问题二:什么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一、“营业税金及附加”帐户属于损益类帐户,用来核算小企业日常主要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这些税金及附加,一般根据当月销售额或税额,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于下月初缴纳。其计算公式为:消费税=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城建税额=(当期的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的应交额)*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当期的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的应交额)*教育费附加税率二、小企业按照规定计算出应由日常销售业务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其他应交款”等科目。小企业收到因多计等原因退回的消费税、营业税等原记入本科的各种税金,应于收到时冲减收到当期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三、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科目应无余额。四、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与增值税核算:增值税是通过应交税费核算,属于代收代付,不进入损益,故增值税核算不用营业税以及附加税科目核算。
问题三: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属于什么科目??
问题四: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和营业税金及附加有什么区别?我来回答:
1、“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和“营业税金及附加”,这两个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都是一样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而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核算的内容基本一致,只是科目名称叫法不同而已。
2、它们的核算内容都是核算应交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等内容。
3、如果还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在计提上述税费时,其会计分录和所用的科目如下,假如计提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4、如果执行新会计准则: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饥-应交城建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4、这个科目不涉及到应交增值税的问题,所以涉及不到所谓进项和销项的问题
了。只是用你单位当期应交的增值税为基础,计算应交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地方税费。
特此回答!
问题五: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属于什么科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属于损益类的支出科目。
问题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包括哪些答:“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业日常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但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在本科目核算。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具体实行时分区域的差别比例税率,即按纳税人所在城市、县城或镇等不同的行政区域分别规定不同的比例税率。具体规定为:(1)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7%。这里称的“市”是指国务院批准市建制的城市,“市区”是指省人民批准的市辖区(含市郊)的区域范围。(2)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镇的税率为5%。这里所称的“县城、镇”是指省人民批准的县城、县辖镇(区级镇),县城、县辖镇的范围按县人民***批准的城镇区域范围。(3)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县辖镇的,税率为1%。(4)纳税人在外地发生缴纳增镇税、消费税、营业税的,按纳税发生地的适用税率计征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征收率(注意不是税率):根据国务院《关于教育费附加征收问题的紧急通知》的精神,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三税”税额的3%。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是指纳税人实际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三税”税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该科目应按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种类设置三栏式明细账,若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种类不多也可设置多栏式明细账,并按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种类设置专栏进行明细分类核算。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针对营业税和地税附加税(流转税附加税)设立的会计核算科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计提的时候不需要原始凭证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流转税*11%)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流转税*7%)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及附加(流转税*3%)其他应交款—应交地方教育费及附加(流转税*1%)借: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流转税*7%)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及附加(流转税*3%)其他应交款—应交地方教育费及附加(流转税0*1%)贷:银行存款/现金((流转税11%)计提、缴纳城建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会计分录!各种税金的核算方法一、会计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税金都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来核算的。二、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的有:(一)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所得税等 1、营业税的计提和结转月末会计结转时,对本月发生主营业务收入计提税金(1)提取时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营业税贷:应交税金–城建税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2)结转时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上缴税金时借:应交税金–营业税借:应交税金–城建税借: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2、所得税 1、季末、年末提取所得税时(按利润总额提取)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2)结转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3)上缴时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3、增值税(1)购货时借:原材料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2)销售货物时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计提、缴纳城建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会计分录!各种税金的核算方法一、会计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税金……>>
问题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附加”是什么意思?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税金是指上交的税金:营业税、城建税等附加指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费附加教育费附加是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附加费。附加就是随主税征收的一种费
问题八:利润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包括哪些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金和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两者有任何加减/关系。
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金,就是会计科目里的应缴税费。是负债类科目
应交税费是指企业根据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营业收入、实现的利润等,按照现行税法规定,采用一定的计税方法计提的应交纳的各种税费。
应交税费包括企业依法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税费,以及在上缴国家之前,由企业代收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
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损益类科目。
营业税金及附加: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税附加等。
三资企业此项指标只含消费税和资源税。填报此项指标时应注意,实行新税制后,会计上规定应交增值税不再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无论是一般纳税企业还是小规模纳税企业均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中单独反映。根据企业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年累计数填列。
问题九:问题:应交税金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两者的区别是什么?首先,你得熟悉每个会计科目的用途.
“应交税金”是负债类科目,它期末是否存在余额只跟编制资产负债表有关,期末借方余额表示税金预缴或多缴,期末贷方余额表示税金未缴或欠缴.
一般情况下,月末根据当月应缴的流转税(增消营)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来提“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所以只有根据增值税提取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才提取进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而增值税补考虑)
那么,此时,月末时“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接转进入“本年利润”,而“应交税金”则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填入“应交税金”栏
当然,其他诸如进入“管理费用”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道理同上。
交纳以上税费的时候:
借:应交税金–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顺便告诉你企业所得税。
“所得税”是个费用类科目。年终后,根据当年的会计利润,经过纳税调整得出应纳税所得额后,在依据适用税率计算得出本年应交企业所得税额,依次提取所得税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那么。自然’所得税”这个费用类科目的余额就需接转到“本年利润”,而“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则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填入“应交税金”栏
问题十:一般纳税人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怎么计提的?你期初是不是还有留抵税金3125.77元呀…..
否则金额拍不拢…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金-进项税金-期初留抵税金=418456.82-390585.05-3125.77=24746元
堤围费=销售收入*0.1%=2461511.18*0.1%=2461.51
城建税=247467%=1732.22
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24746(3%+2%)=1237.30
希望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