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事关国计民生,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房地产市场运行特点 1、房地产开发投资止跌回升,出现正增长。前三季度,宜春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7.3亿元,同比增长0.4%,回落34.2个百分点,但增幅比1-8月提高5.2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23.5亿元,同比增长13.1%,回落15.8个百分点,比1-8月提高3.3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86.1%。 2、房屋新开工面积减少,施工规模仍扩大。前三季度,宜春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158.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6%,但房屋施工面积达489.8万平方米,同比仍然增长11.2%;房屋竣工面积4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5.7万平方米,微增0.4%。 3、房地产企业购置土地面积大幅减少,开发土地面积明显下降。前三季度,宜春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3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5.7%;完成土地开发面积27.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5.9%。 4、商品房销售势头良好。前三季度,宜春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4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9%。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59.8%,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61.9%。商品房销售额28.0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增长78.2%,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80.1%。 5、空置商品房同比大幅增加,但与1—8月相比有所缓解。前三季度宜春市空置商品房面积2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6.7%,增幅比1-8月减少10.1个百分点。其中空置住宅2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4.3%,增幅比1-8月减少29.5个百分点。宜春市商品房空置面积中空置1~3年的房屋面积为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增幅比1-8月减少8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看,空置房屋面积同比增加,说明了商品房销售市场还存在潜在的压力,但与1—8月相比空置商品房在逐步消化。 6、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相对宽松。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37.2亿元,同比增长26.4%。其中,国内贷款4.2亿元,增长32.1%;企业自筹资金11.4亿元,下降24.3%;其他资金21.6亿元,增长93.8%。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13.1亿元,增长93%;个人按揭贷款7.7亿元,增长106.5%。表明现阶段房地产开发商资金压力比较小,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开发商手中有大量的销售资金回流。二、房地产业回暖的原因从宜春市前三季度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看,今年宜春市楼市销售回暖成为主要运行特征,显示出楼市在经历了一年多时间供需双双观望的局势后终现松动,大大提高了开发企业和购房户的信心。 1、国家一系列调控政策增加了购房者成本。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国家连续多次提高贷款利息;为了抑制住房消费,将购买普通住房的贷款利率上调。10月份,财政部、税务局决定购买90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房契税提高,使购房成本再次提高。国家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个人购房成本。据统计数据反映,政策出台对抑制市场需求效应是明显的。 2、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引导、规范房地产市场。政府作为本地房产市场直接调控的主体,一方面持续加强对房产市场的监测分析,健全房地产市场监测体系,完善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和动态报告制度,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研究和判断,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和房产市场未来走势,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合理引导消费。另一方面积极增强服务意识,引导房地产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房地产企业稳定发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倡导房地产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主动、客观地公布房产市场的供求信息,提高市场透明度,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
3、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得到改善。持续半年多的市场低迷,让被压抑的刚性需求不再具有弹性,受相关政策的促进,这部份刚性需求得到集中释放。从统计数据上反映,近期的购房基本上是以居住需求为主,集中体现在购买紧凑型的户型住宅上。当前开发企业针对市场出现的刚性需求热潮,纷纷变更小户型应对。三、房地产业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虽然宜春市房地产市场走势趋好,但楼市繁荣的背后有几个问题依然值得我们关注。 1、房价持续走高。今年来,随着销售的回暖,趋于平稳的房价又开始上涨,房价相对于居民收入来说依然偏高,影响了部分有真实购房需求人群的购房愿望,造成了这部分消费者想买而买不起的局面。 2、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多。房地产自身有着滞后规律,其不仅受经济发展拉动,也受房地产市场拉动,一般情况下,房地产投资启动要比其他产业投资启动滞后一定的时间段,因此房地产开发投资受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市场不确定的因素较多。 3、小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由于市中心土地的稀缺,大部分楼盘开发都处于新城区或离市中心比较偏的地段,由于新城区和偏离市中心地段的发展时间短,相关生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交通还存在班次少、间隔时间长、营运时间短等问题,间接增加生活成本,减少了购房者的购房热情。